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經學文獻導讀一
Intridution to the Chinese Classics Documents (Ⅰ) 
開課學期
112-1 
授課對象
文學院  中國文學系  
授課教師
黃啟書 
課號
CHIN2274 
課程識別碼
101 23910 
班次
 
學分
2.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三3,4(10:20~12:10) 
上課地點
新504 
備註
總人數上限:10人
外系人數限制:1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漢代學術以經學最為發皇,皮錫瑞《經學歷史》中經學之「昌明」、「極盛」、「中衰」等時代,皆發生於兩漢。故研究經學史不能不關注漢代;讀經書更不能不讀漢儒之見解。惟漢代經學之本然面貌,並非後人以四部區分之「經部」而已。蓋除經書傳注之外,舉凡史書、兩漢諸子等,亦常體現與經學相涉之觀念,此研究者宜當細心關照。
本課程在國學導讀之基礎上,斷以兩漢,導讀與經學旨趣、發展相關之文獻。冀為同學奠定選讀各部經書時之前置知識。
課程內容,參閱課程進度。
◎通論: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
◎沿革:劉歆〈移讓太常博士書〉
◎專經:每年選講不同專經之篇目,於第一週時與同學洽商 

課程目標
本課程教學目標有二:
一、使同學對於經學之內涵與發展歷程,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二、引發同學對於專經之研讀興趣,並就所關心之問題撰寫研究論述初稿。 
課程要求
本課程依選課人數,並在第一週時與同學洽商並調整作業與評量方式。原則上以作業與論文發表為主,沒有紙筆測驗。
課程進行方式,除教師講授相關知識與觀念外,尤重視學生實務寫作與討論。成績多依據同學課堂中相互建議與答詢情形,參考評定。因此如未能準時出席課程,以及期末模擬學術會議無法參與論文發表者,請慎重考慮。
課程討論採無紙化方式。各項階段作業,皆務必於期限內上傳教學網頁。課堂中,則由同學自行攜帶電腦或其他電子產品,線上互評與批閱。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皮錫瑞著、周予同注:《經學歷史》(北京:中華書局,1959)
皮錫瑞:《經學通論》(北京:中華書局,1989)
錢穆:《經學大要》(臺北:蘭臺出版社,2000) 
參考書目
張蓓蓓:《認識國學》(臺北:臺灣書店,2000)
葉國良等:《經學通論》(臺北:大安出版社,2005)
張舜徽:《四庫提要敘講疏》(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
梁啟超、胡適等:《國學入門基礎書目》(臺北:大漢出版社,1981)
羅聯添等:《國學導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0)
張舜徽:《四庫提要敘講疏》(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
張之洞著、范希曾補正、蒙文通校點:《書目答問補正》(臺北:漢京文化公司,1984)
張舜徽:《中國文獻學》(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
程元敏:《漢經學史》(臺北:商務印書館,2018)
林慶彰主編:《經學研究論著目錄》(凡4編)(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13年。)
林慶彰主編:《日本研究經學論著目錄(1900-1992)》(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3年。)
林慶彰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上下)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1994年。)
裴駰等:《史記三家注》(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85)
瀧川資言:《史記會注考證》(臺北:洪氏出版社,1986)
錢穆:《中國史學名著》(臺北:蘭臺出版社,2001)
班固:《漢書》(顏師古注)(臺北:鼎文書局影印,1991)
王先謙:《漢書補注》(光緒26年刻本,臺北:新文豐出版社影印,1975年)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作業 
80% 
含一般作業與論文初稿 
2. 
同儕互評與出席率 
20% 
 
 
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
 
上課形式
以錄音輔助
作業繳交方式
學生與授課老師協議改以其他形式呈現
考試形式
其他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緒論:經學與經學史之研究 
第2週
  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 
第3週
  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 
第4週
  劉歆〈移讓太常博士書〉 
第5週
  班固《漢書》〈藝文志〉〈儒林傳〉 
第6週
  班固《漢書》〈藝文志〉〈儒林傳〉 
第7週
  范曄《後漢書》〈儒林列傳〉 
第8週
  毛亨〈毛詩序〉 
第9週
  毛亨〈毛詩序〉 
第10週
  伏勝《尚書大傳》選 
第11週
  伏勝《尚書大傳》選 
第12週
  劉向〈洪範五行傳論〉 
第13週
  〈叔孫通傳〉、鄭玄《三禮注》選 
第14週
  〈叔孫通傳〉、鄭玄《三禮注》選 
第15週
  董仲舒《春秋繁露•俞序》 
第16週
  論文初稿發表